
用戶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冊時間:2012/4/8
最后登錄:2022/2/11
老油條
發貼數:2432
積分:7404
更新:2014/12/24
|
1 #
學校語文課教育方法問題 關于假語文現象的探討
/>
近日對于校園語文課的輿論頗多,爭議的焦點是學校內出現“假語文”,那么什么是假語文,什么又是真語文呢?語文老師被要求使用PPT是否合理?記者對于現今語文課變成聲光電灌輸試驗場有何意見?家教網小編整理了些資料。
【1】課堂上出現“假語文”現象
豐子愷的《白鵝》相信很多人比較熟悉,然而,在一節語文課上,記者被語文老師的教學過程嚇到。《白鵝》是一篇生活散文,層次分明、語言生動、感情真摯。然而語文老師一上課就用豐子愷的若干幅漫畫引入,漫畫內容既和課文內容無關,又與白鵝無關,一邊看漫畫還一邊問孩子“感動了沒有?為什么感動?”不要說學生,就是成人見到她展示的漫畫,也只能笑一笑,不知感動從何處而來。老師還不過癮,一定要引入她對豐子愷的理解,說“透過小事,小畫面之后,我們得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豐子愷說最喜歡弦外有余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散文的弦外之音”。一篇小短文,老師就是這樣生拔高,貼標簽,要聽出弦外之音。恕我直言,我從小讀《白鵝》,沒有悟出弦外有什么音,也許我從小沒有學好語文吧?
【2】假語文出現的背后
有了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卻丟掉了傳統優秀的教學方法,老師和學生失去了真切的交流,一堂比武課成了一出戲,PPT內容過多過濫,學生無法接受。
據某語文老師介紹,現在教育部門要求把PPT課件、視頻、音樂等當成對老師教學設計的考察內容,而這些教學工具列入教學比賽參賽資格,教師為了滿足自己的參賽欲望,于是制作了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課件。于是,學生們思想終于“發散”了,真的散架了!以前教學設備條件差的時候,老師只能通過讓學生體會和理解來傳授,現在教學設備先進的地方成為了多媒體過度使用的重災區,生硬地貼標簽式拔高,看起來十分高端!
【3】語文課教學應該是怎樣的?
對于假語文,當然會有個真語文的概念,東莞家教網小編認為:“語文課程是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作為應用教學的語文課程,就要讓學生學會溝通交流。語文課從原來的以學習課文思想、圍繞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來組織教學,轉變為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應用,這也是語文改革的方向所在。”假語文現象的出現,教師還應從自身出發自檢。
【4】假語文現象普遍存在
有些教師依賴ppt等先進教學設備,黑板板書等方式已經懶得做了,甚至有些教師連講課都完全懶得講,讓學生輪流上臺講課。不只是語文課這樣,別的課也是脫離了本質。比如,物理實驗,用PPT來做了,省錢省事!化學的試驗也以PPT代替了,生物觀察直接看PPT了。我們現在的教學很熱鬧,很多的優質課,教學能手評選都是一節講三、五遍,反復講,層層包裝,學校想叫誰成能手誰就能成,再加平常上課各人的責任心不同,能手課基本脫離了平常教學的實際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