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冊時間:2012/4/8
最后登錄:2022/2/11
老油條
發貼數:2432
積分:7404
更新:2015/9/10
|
1 #
教師節送禮現象 如何看待教師節送禮
/>
9月9日下午恰在某文具店買筆袋,碰到文具店結賬處排滿了人,當時怎么想也想不出為什么那么多小學生在買卡片和花,簡直就一臉莫名的樣子。后來才得知次日9月10日是我國第31個教師節。對于這種教師節送禮現象社會上有很多種看法,包括給教師節送禮現象等等所體現的問題,那么如何看待教師節送禮呢?現在送禮的人都有哪些目的?
▲目的1、希望教師給子女多多關照的父母會送禮。
中國人最傳統的做事方式就是用財物來打點關系,然后才會好辦事,而且辦得順、辦得妥妥帖帖。若是外國人,細細一想確實有些離譜,送禮和能不能辦好事完全是兩碼事。學生家長在教師節給班上的老師送禮物,很多時候是希望孩子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能得到老師的關照。所謂關照,就是特別留意、特別關心。教師在班級上管理學生,給學生傳授知識,原本是職責所在,然而有時因為家長的“熱情”變了味,沾滿錢腥味。
▲目的2、某些家長實施感恩教育鼓勵孩子給教師送禮物。
并不是所有家長給老師送禮是另有目的,東莞理想家教網老師發現,確實有部分家長希望孩子會感恩、懂得如何報恩——會在教師節前后鼓勵孩子用一些貼合實際的方式給教師送禮。然而,在表達感恩的時候,某些家長財大氣粗會給孩子準備貴重的物品,讓孩子在教師節當天給班主任或任課老師送禮。
▲目的3、人家都送禮了我也應該送禮——尋求心理平衡。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孩子在學校學習,要是能得到教師的關注,會成長得更好。有些家長發現其他家庭會用某物品表達心意,心想:老師會不會只關注人家的孩子,而不關注自己的孩子,于是不管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如何、不管老師愿不愿意,先送上大禮再說。這是一種尋求心理平衡的跟風做法。在也是教師節送禮現象中的一小部分。
▲目的4、認為教師節送禮是自然現象送不送都可以。
個別家長其實也明白,送不送禮老師也會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不過年年教師節送禮已經很習慣了,自己送一點心意對自己也沒多大影響,就準備一些鮮花、巧克力等禮物給老師以表祝福。這種家長沒有考慮教師一旦接受禮物,會是怎樣的性質的事情,僅僅因為是一種送禮的習慣罷了。這種送禮的習慣,等孩子學習上了,下一代還是送禮的一代,源源不斷地送。
教師節前很多學校已經和教師下發通知,禁止接受學生及家長的任何饋贈,不參加家長安排的宴請。東莞理想家教網老師認為,要看出于什么目的,如果學生發自內心地想在教師節表達感恩之情,然而卻因為教師無情的拒絕,也許傷了感恩的心,下一代還是冷漠的一代——這也絕對不是教育工作者所愿意看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