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冊時間:2012/4/8
最后登錄:2022/2/11
老油條
發貼數:2432
積分:7404
更新:2015/12/16
|
1 #
愛心捐款的意義 教師要求學生幫助募捐合理嗎
/>
原本愛心捐款是一種自發性的慈善行為,然而有些人處于各種目的要求被人做慈善引來各種非議。就愛心捐款的意義,似乎怎么爭辯都無法下定合理的結論。在以往很長的時間里,很多學校都會要求學生“至少要捐x元錢”。后來因為媒體關注到此類“道德綁架愛心”的行為,如今要求學生捐款數額的做法已經極為少見。近期湖南高校教師要學生發朋友圈幫助出車禍的學生家長募捐引來非議,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此事?
【1】社會中的愛心捐款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愛心捐款可以實實在在地幫助到弱勢群體。有些人由于經濟或人際等方面的原因,在應該或可以解決問題的時候錯過了時機,是十分令人遺憾和惋惜的。只要身邊的人,不管認識或不認識,只要熱心舉手之勞就可以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了。另一方面愛心捐款增加人們的責任感,不僅僅能夠使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現處的生活環境有多么珍貴,還可以讓自己在活動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消費觀,開闊自己的視野!因此愛心捐款的意義從自身和別人的角度來看,都是十分有益的。
【2】教師或學校要求學生捐款的情況
在不少的地方仍有教師或學校要求學生在什么時候要捐款多少錢——雖然這樣的做法一直被一些部門禁止,但仍有人用一些“委婉的做法”去誘導、引導或強迫別人捐款。比如,某教師為了幫助某同學籌款,經過一輪愛心捐款后發現得到的慈善資金仍無法解決問題,于是準備第二輪捐款。然而第二輪捐款前,該教師找學生單獨談話,用道理講服學生繼續捐款。甚至根本沒理會學生是不是真的服了道理,還是被所說的道理給綁架了。如此做法,我們應該如何評價?要求學生幫助募捐合理性難以下定論。
【3】教師要求學生幫助募捐是否合理呢?
近日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陳培茁要求學生發朋友圈為同學籌集醫藥費,并宣稱與成績掛鉤,此事招致部分學生不滿,引發爭議,并被捅到互聯網上。這件事經過發酵引起廣泛的輿論評價,關于教師的做法是對是錯,也各有各的看法。據了解,愛心捐款受助學生是因為其家中車禍,其母親車禍身亡,其父危在旦夕,教師為挽救這樣不幸的家庭,便要求學生發朋友圈盡量幫助。有人認為,這個老師根本不配當老師,用道德綁架愛心十分可恥;也有人認為這樣的教師也是為了用行動去讓學生明白一些道理,是可取的。
對于被要求幫助愛心捐款一事,東莞理想家教網認為應用理性態度去理解和分析。募捐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是憐憫人、心疼人、關愛人、幫助人活動的一種延伸。教師處于關愛和憐憫,想方設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是值得敬佩的;然而將捐款和成績掛鉤則令人心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