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冊時間:2012/4/8
最后登錄:2022/2/11
老油條
發貼數:2432
積分:7404
更新:2013/9/14
|
1 #
鄉村醫生的辛酸故事
/>
提起鄉醫,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心酸,這兩年,是鄉醫最艱難、最迷茫的兩年,即使現在,我也不知道鄉醫,路在何方。
婆婆家姊妹6個,二老養活這么多子女特別不容易,……所以,我們結過婚就給了200元安家費,其他的,就什么都沒有了。我們老二,上學時最好的5個姐妹里的老二,他們夫妻開了個診所,在北門大街,我和老公去給他們幫忙,主要是學習學習經驗。在他們那兒呆了幾個月,決定回老家開診所。我們老二 給了一部分常用藥品,又回家借了姑家表姐700元錢,在自己的3間新瓦房里把簡易診所開起來了。沒什么設備,就聽診器血壓計……。
記得一天正吃放,一個病人家屬來叫,我放下碗筷就跟她去了。到了他們家,病人不讓看,嫌我沒經驗,非要叫鄰村的一個醫生……我忍氣吞聲的說:“讓我試試吧,不好了一分錢也不會要。”聽診之后診斷為急性腸胃炎,當時那條件很少輸液,就給他打了個小針,包點藥。第二天我又去看了病人,他說好了,當時就把錢付清了,并說了些歉意的話。
一個鄰村的孩子,從小就得了癲癇,總是半夜來診。每次從睡夢中被叫醒,我就精神緊張,總是怕出什么事,甚至怕半夜敲門。孩子很可憐,兩歲多點,患病時先抽搐,然后昏睡。抽搐最長的時間有30多分鐘。她每次都是抽的時候來,我先給病人輸上液,再靜推魯米那100毫克。直到病人轉危為安了,我才去休息,而每次,都會守到天明。
還有一天夜里,一個哮喘的病人發作了,我去的時候病人跪在地上,喘息,嚴重缺氧。那時是11月份,唯一能做的就是輸上液,轉診到鄉衛生院。我們村離鄉衛生院7里地左右,病人家屬開著機動車,病人躺車里,我舉著瓶子。一路走來,胳臂酸了、手凍麻木了……到了衛生院,主治醫師說病人心衰,得馬上轉診。又跟著病人去了市級醫院,還好的是,病人轉危為安。
非典那年,我懷了兒子。老公天天忙著晨檢、篩查發熱病人、消毒,特別是快收麥子了,打工的人陸續回家,都被隔離在了學校,那時學生都放假了。老公作為鄉醫,要一天幾遍的去學校觀察,還得和村干部一起住在學校。診所就剩了我,一個8個多月的孕婦。非典那年,人人高度緊張,作為醫生,最起碼我們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遺漏一個發熱病人。因為是關鍵時期,所以病人即使37度的體溫,也會非常緊張的問這問那,那時,我最高紀錄接診了80多個病人。一個正常人都會很累,何況我一個8個月的孕婦?一天晚上,一位鄰村的老人家屬來叫出診,老人年紀大了,非常不方便來診所。病人家屬開著機動車,我背著藥箱坐上面,其實,那時已快到預產期了,也可能是一路的顛簸,沒到家我就肚子疼,又趕快去了鄉衛生院,沒上產床,孩子就提前10幾天出生了,4.3斤,2.15公斤。每每提起這個數字,我就愧疚,就感覺對不起兒子!兒子出生了,非典并沒有隨著兒子的出生而平靜,老公依然忙碌著非典的一切事宜,而我,一名女鄉醫,在兒子出生不到3天就站上了工作崗位。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最美的,我只是在盡著自己的責任,一名鄉醫的責任。
手足口第一年,我們診治一個發熱病人,1歲,39度多,手足口均無皰疹,孩子打過針沒走到家就抽搐了, 之后一直睡。我告訴病人是高熱驚厥,體溫降下來就沒事了。家長嚇壞了,在我們診所大鬧特鬧,非讓去兒童醫院。當時看著孩子一直昏睡,我也膽戰心驚的,最怕出什么事,明知道是高熱驚厥,可還是擔心了一路,一個多小時。到了兒童醫院,孩子依然睡著,其它征象正常。等我們掛過號、量過體溫,這時體溫已降到了37度多,孩子醒了過來,喝了一瓶奶。這時,家長才打消了對我的敵意。干了這么多年,現在唯一想的就是,安全第一,全身而退。鄉醫,還能奢求什么呢?
我的鄉醫路,還在繼續,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決不放棄。我會堅守,堅守在衛生部門的網底,堅守在家鄉父老鄉親們的心里,他們的笑臉,就是我最大的安慰和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