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冊時間:2012/4/8
最后登錄:2022/2/11
老油條
發貼數:2432
積分:7404
更新:2013/6/8
|
1 #
《罪與罰》讀后感
/>
這本書上個月早就讀完了,在手機上讀的,我也早就準備寫讀后感的,可是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心情,于是拖到了現在...讀此書是個很痛苦很壓抑很無奈的過程,不是因為手機屏幕小的原因,而是因為作者的文字功底實在厲害,翻譯的功底也很厲害.為了使其不影響我白天上班,我只有選擇晚上下班時才進行閱讀.
大致內容就是描寫了一個在讀法律的大學生拉斯科爾尼科夫,因為貧困不得不輟學,百思不得出路,然后殺害了一位代表富裕階層的做典當生意的小老太婆阿廖娜,然而行兇過程中出現了誤差,不得已也殺害了阿廖娜的妹妹莉扎薇塔...在各種幸運的巧合之下(沒有有效的目擊證人),他順利逃脫了現場...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并沒有像主人公那樣事先預想的輕松,他的精神狀態開始越來越差,進而影響到他的身體狀況,思維也開始混亂...而這一切應該就是謀殺之后的道德或者心理上的懲罰,盡管法律的懲罰還沒有來...直到最后在其所愛之人索尼婭以上帝的力量感化下才得以解脫...在這條主線下牽扯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諸如不求上進的馬爾美拉陀夫,生活極度困窘卻仍然幻想美好的卡捷琳娜,身陷社會最底層卻依然心地善良的索尼婭,單純而富有激情的拉祖米欣,受過良好教育的主人公的妹妹杜妮亞,卑鄙的擅于玩弄伎倆的盧仁,精明的探長波爾菲利...這些人物展示了當時社會的面貌,里邊順便也很自然的添加了一些新的思想,各種各樣的主義說,或者心理學說...作者在創作這部作品的時候肯定應該也很痛苦,因為要想用文字感染讀者,作者必須先得搞定自己,在你讀這部書的時候,你可以感覺到作者是受了多么大的痛苦,書中細膩的心理描寫讓你讀完后不得不嘆服...
主人公這個人的性格相當復雜,作者賦予這個人性格最好從精神學方面去分析會好點.他智商很高,典型的法律高材生形象,本性善良,但是作為一個懂法律的人,而且本性很善良的人,怎么會走上這條路呢?作者歸咎于社會生活負擔的重壓,或許是吧,有了重壓,人就會有各種奇怪的想法,這種想法促使你做出實際行動,但是這種想法和實際行動與你之前固有的思想發生沖突時,麻煩就來了,我們稱之為"過不了那道坎兒"主人公就是這樣:謀殺了就謀殺了吧,又確信沒有有效的目擊證人,如果跨過了那道坎,他就可以像個沒事人一樣繼續生活,好與不好是其次的.可惜他邁不過那道坎兒,整日處于崩潰的邊緣,時好時壞,良心道德上苦苦掙扎,外界(包括偵探的推測,索尼婭的祈求)的逼迫和促使,其實也是他自己內心掙扎的另一種表現而已.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你如果是好人,千萬莫做壞事,不然你良心肯定不容易過去.而你一旦決定做壞人或做壞事,那就請徹底的壞下去吧,千萬莫要瞻前顧后,免得有一天搞得自己像主人公一樣難以救贖釋懷,說不定就搞成人格分裂了.
里面還有個人物就是卡捷琳娜,對于其遭遇,我只能同情加同情,感嘆加感嘆,悲哀加悲哀.我總會拿她和孔乙己放在一起比較.兩人都受過教育,自認為身份高于周圍的人,在生活極度貧困的時候卻仍然虛榮心十足(當主人公捐給她一筆錢埋葬丈夫后,她卻用剩下的錢去辦了謝客宴,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有站在她的角度上去想才會同意她的做法),不會放棄幻想面對現實,努力走好每一步生存下去...也許真的如作者描述一般,社會已經發展到了沒有他們出路的地步,所以他們最終的結局都是悲慘的,令人惋惜的...
好的文學作品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大師級別的作品,比起現在網絡上流行的腦殘級別的穿越和玄幻來,不知道閱讀享受高了多少級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