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孩子用水在一種特殊紙上練字有沒有意義?
出處:東莞理工學院 發布時間:2012-9-21 1:19:10 點擊:1502 |
就是那種一會兒就干的免墨水紙吧?也可以的,沒關系。小孩子這樣玩玩也可以。你可以讓他在上面摹摹大字,也是有好處的。
其實拿毛筆是不怕多的,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古代的俠客們不練劍時,腰里也要配一把劍,這樣劍的感覺時刻都在。我彈琴也不總練的,但只要有一把琴在,我一天摸兩下,這個感覺都在的。但是如果離開琴三天我心里就難受了,就想它了,不能離開它的。
所以要想寫好書法,一支毛筆拿著玩玩也是好的。拿順它,拿到這個東西就像你手中一部分一樣,自然畫出來東西就不一樣,有感覺的。不信你拿一根棍子整天背著扛著,到時你不用學棍法打人就特別厲害,至少不會把自己勾倒。
人和物的磨合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寫字,拿一支筆玩玩也是好的,讓小孩玩玩毛筆,涂一涂,描一描,都是有好處的。他能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都有作用,而且這都是暗示。手里整天拿著毛筆還是圓珠筆,暗示是不一樣的。比如經典,即使不讀,這本書放在包里都厲害的,絕對的。(眾笑)你想想,你要帶那么多不同的東西,為什么還偏偏要帶一本《論語》?說明你很重視它的,而且這本書會對你產生作用的。你孩子掏你包時發現還有一本《論語》,也會產生作用的。為什么賓館里都放一本《圣經》啊,這書不看都有用的。
看這些書特別有意思(東白師舉起畫冊),我沒事就看看,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特別有意思的東西,看著看著你不知不覺就把這些東西記進去了。大家有機會都要學習傳統文化里這些好玩的事情,而且這種學習的樂趣,這種愉悅感,我親身感受到了,可以說無可比擬。一般的東西玩了之后要感到空虛和膩煩,要覺得厭倦。傳統文化里這些不令人厭的,而且會養人,為什么畫畫的、寫書法的人會長壽啊,人家叫做“煙云供養”,這些東西很養人的,讓人有一種愉悅感。為什么那么古老的事物今天仍能悅人眼目?就像古琴,不是因為古老才留到今天,而是因為它充滿了活力,才留到今天。這些東西都是富有生機的,會讓人歡喜,會讓人長壽的。為什么年紀大的人都喜歡養一些鳥啊,花花草草啊,他看到的是一種發芽、生長的感覺,一種生命力,一種向上的感覺,這種生命力使我們的身體、精神得到涵養。比如王羲之的書法,這么千百年,人們還在愛,也是因為它具備生命力,對人精神的調養是一言難盡的,所以我們要多看這些東西,沒事就練煉。傳統文化,一定要去實踐和體驗,自然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樂趣。(完)
|
—— 東莞理工家教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