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家清楚環評費用,這里根據環評的三個等級來區分:第一類,是等級備案類,這類環評費用一般在千元級。而第二類,是環評報告表,這玩意雖然叫“表”,但實際上有40-200頁那么多,費用為萬元級。第三類則是環評報告書,污染嚴重的行業才需要做,費用是十萬級。
可能上面的描述還不夠直觀,這里再選取一個典型的行業,從環境影響評價價格的歷史變化,來立體地了解環評費用。
比如注塑企業,2016年以前是辦理登記表審批(目前登記表只有備案,沒有審批了,而注塑當前要求辦理環評報告表審批)的費用是2500-3000元。
2016年初至同年年底,注塑環評費用也僅需6000-12000元,10臺注塑機以下的企業環評費用大部分為8000-10000,當時物價規定是1.2萬元。
2017上半年,隨著對注塑企業劃定VOCs總量控制指標,費用基本在1-1.2萬,變化不大,因為當時的指標十分充足。到了2017年下半年,各地VOCs指標開始緊缺了,出現了各種指標炒家,環評費用漲到了1.5-3.5萬。
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了2020年10月,環評師必須持證現場拍照,這叫“出場”,至此環評費用已漲到2-4萬元。
到了2021年VOCs指標稀缺的情況并未好轉,個別鎮街涉VOCs項目甚至大半年沒批過普通的項目(納稅大戶另議)。
2022年初春頗凍,環評市場也冷淡,大部分地方沒有指標下放,有些企業租下廠房,如今又不敢安裝機器或投產,場面十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