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大考之前學生和老師都會比較緊張,教學進度早已完成,剩下就是學生跟知識的磨合期。在中考前的時間里,學生會做很多練習題目保持和知識的熟悉度,但是這樣會讓學生沒有多少時間放在課本上,這會導致學生沒有站在課本知識點的角度,跟考題越走越遠。】
中考前一直專注于上課,一段時間沒交作業(yè)了,現(xiàn)在終于能有松一口氣先的時候了,下面就本人中考考前的一些教學上的反思與各位作簡單的匯報。今年中考,感觸最深的是:回歸課本。
中考前的第二輪復習,我與很多同事一下,主要是拔高訓練,按照一輪抓基礎,二輪抓題型,三輪綜合的思路進行復習的,其中第一輪從時間安排上和效果都比較滿意,用了一個月零幾天,學生撿起許多遺忘的知識并有提升,收獲比較大;而二輪復習主要是專題復習,主要針對中考的中檔題以上的題型進行的。呵呵,這里特別感謝陸興友主任的指點,在解直角三角型這一章書中,我本來只復習了特殊角用設未知數(shù)的方法去解直角三角形,經(jīng)他指點后,最后兩周我還是找了一些非特殊角的題給學生詳細講解過,結果中考第18題就是一題非特殊角的題。
反思今年的中考試題,考后學生都很開心,難度不大。不過個人認為今年的試題雖然難度不大,沒有很明顯梯度,但計算量還是比較大的,更多考的是學生的計算能力。題目都比較容易讀懂的,也不見得有很特別的地方,是一份中規(guī)中矩的試題。第12題、第13題、16題,這幾個題型個人認為都是降低的難度。
反思自己今年的中考復習策略,我一向是主張依綱靠本復習的,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更注重基礎教學,所以在第一輪復習中所花的時間較多,在第一輪的復習中,所有習題均來源于課本(所以,我認為今年的應用題對我的學生來說幾乎都是能夠受應付的)。在第二輪的復習中由于提前了解了一下新課標,所以談化的一些知識(如圓),把更多的時間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與幾何理解能力(數(shù)與圖的互相轉換問題),因時間緊迫,在第二第三輪復習中,我是對中考知識有所割舍的。
在對學生的指導方面,我一般不會講很多,而是先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在他們無從下手不知所措沒有辦法的時候再帶領他們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共同解決問題,方法規(guī)律盡量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因為中考題目絕大部份都不是照搬一些原題的,都會作出一些修改,故懂題意是很重要的。
最后總結,今年綜合試卷的選擇還不夠精,還是有一點兒貪多(最后兩周共做了6份),總想讓學生多見多識,總有僥幸心理相信什么中考信息,能做上原題,現(xiàn)在看來還是應在眾多信息題中“精”選,要敢放棄,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才能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