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冊時間:2012/4/8
最后登錄:2022/2/11
老油條
發貼數:2432
積分:7404
更新:2014/5/17
|
1 #
語文文言文聽力題目 古文聽寫試卷難不難
/>
語文考試無非在閱讀和作文來判斷學生的綜合文學功底,近日一份北京語文文言文聽力考試題目圖片走紅微博,網友表示上學十幾年從未遇到過古文聽寫,一方面對這種創新題型表示詫異,另一方面又對出題學校有質疑,文言文聽力題目是否科學,古文聽力題目究竟難不難?下面東莞理想家教網跟大家一起探討。
這種聽力題目被認為是套用英語聽力題,有人認為這是為了出題而出題,而不是出于考察學生能力。北京四中高一的語文試卷首次出現文言文聽寫引起關注,網友和外校學生對此的態度涇渭分明,一部分人表示理解,認為在高考語文由150分調至180分后、重點考查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此舉對學生有幫助。而另一部分人則持質疑的態度,認為意義不大,甚至有人用“變態”來形容這一試題。
古文聽寫題目真的有很高難度嗎? 令人意外的是,四中的學生尤其是參加了考試的學生對此卻頗為淡定,學生表示試題并不難,平時也都有訓練。其語文老師表示,文言文聽力重在培養學生語感,讓學生掌握文言文聽、說、寫全方位能力,有其科學的一面。而海淀某中學校長稱將效仿四中,進行文言文聽寫訓練。
其實細想一番,文言文聽力題設10分的分值,共聽了兩個文段,皆出自課內文章《屈原列傳》,其實難度比默寫古詩詞更加容易。聽寫文言文反而讓學生減少死記硬背的麻煩事,只需理解文章,或逐字學習過,就能很容易地寫出正確答案。該校考試的形式為每一個文段聽三遍,第一遍為正常朗讀語速,第二遍為放慢版語速,第三遍仍為正常語速;聽過三遍錄音后,要求大家寫出原文內容;東莞理想家教張老師認為:這樣的題目難度較低,考察性強,可在中小學語文試卷中推廣開來,課內文言文慢速朗讀一次即可,課外古文可適當加兩次朗讀。
記者此后了解到,該校已充分認識到古文聽寫題目的可行性,已應用到多次語文考卷中;四中高一學生的兩次大考(期中、期末考)也都有文言文聽力題,篇目既有課內已學文章,也有課外未學的文章。考試的文段涉及敘事、描寫和議論等內容,每個文段在七八十字。從學生中收集意見發現,學生認為表示文言文聽寫題目難度一般。
對于文言文聽力試題,坊間熱議的一個焦點是難度系數過高。但記者采訪的四中高一學生中,大部分都表示試題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樣難。他們能在10分中拿到8分左右。“課內文章,老師都會劃范圍。課外文章,雖然存在難度,但因為平時有練習,已經掌握一些基本文言文能力,也不會覺得無從下筆”。“一般通假字和人名比較容易聽錯”,一位人文實驗班的學生表示。但也有個別學生表示,對于古文積累不夠深厚的學生來說,一開始確實存在難度,“因為是聽力形式,所以如果不知道具體的字義,就只能隨機蒙字。”
據了解,四中的文言文聽力考試始于這一屆高一,學生們從去年入學伊始就開始進行訓練,每周三早讀時間固定用來做文言文聽寫練習,一周練習一次。學生們說,每周的文言文聽力,除了要求聽寫出原文文段外,還有一題古文閱讀理解,即根據聽到的內容回答問題。
四中的學生們聲稱,文言文聽力試題的錄音,也都由師生自己完成,“上學期是一個道元班專門學播音主持的女生來讀,這學期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報名錄音。大考的時候,還是老師錄音”。有些學校則認為錄音工作會帶來更多任務,老師和學校不太愿意應用這種題目;當然以后這類“素材”分享得多了,網絡上也就可以找些資料給學生練習,那時候文言文聽力可能會應用到更多學校考試中。
對于為何設置文言文聽寫題,四中高一年級語文高級教師連中國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嘗試增加文言文聽寫試題,是要通過這種考查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文言文語感。”另一位語文教師解釋說,在句式的連貫性、停頓方式等方面,通過聽力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古文會比文本材料更能理解句子本身含義,“通過聽寫可以促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適當的古文積累”。
四中的文言文聽力題,也引起了外校的關注。海淀區一所學校近日正準備加強國學的課堂教育力度,校長表示未來或將效仿四中這一聽寫模式。他說這不僅是由于高考語文分值變化帶來的功利性思考,也由于現今中學生們的文言文能力還非常薄弱,只停留于表面,他認為將來文言文的聽說讀寫都將被全面加強。
筆者認為,像文言文聽寫這種考題創新是很難得的,特別是在廣泛關注中仍得到多數人認可,其科學性可想而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