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某個東莞家教老師說過,“孩子需要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的確,孩子過分的嫉妒心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有些孩子會產生自卑的心理,滿臉暗淡與冷漠,在灰暗中生活;當然,也有些孩子化妒忌為動力,積極進取。孩子比較容易逞強,做什么都想比其他人做得好,辦事要比別人強,往往忽視自身客觀條件,過度吃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孩子倘若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對方之間的優點與缺點,容易在妒忌中荒廢少年光陰,不能收獲應有的成功成熟結果。
那么,在小孩的時候,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到優秀的事物,既要看到好的一面,更需要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個人的欣賞能力,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家長如何能教會孩子學會欣賞身邊的一切?
第一,家長要先從自身做起,以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發覺孩子的優缺點,對于優秀的一面,家長需要給予足夠的贊揚。家長的榜樣作用不能忽視,家長樹立起優秀的榜樣以后,孩子就會不知不覺地對照父母的行為舉止進行模仿,長期下來變成習慣,進而成為一種優秀的個人品質。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隊對周圍的人與事的評價態度,直接對孩子產生影響。好比家長鄙視某事的態度,孩子也會覺得這個事是不正確的,不值得肯定,不值得學習與模仿。那么孩子如何學會欣賞他人呢?這里要注意,要真心欣賞他人,加入家長的表現沒有足夠的真誠度,表現比較虛情假意,孩子也會由此向虛偽發展或變得虛偽。
第二,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懂得欣賞他人也是促進和諧人際關系的一種有效解決辦法,欣賞別人才會得到別人肯定與歡迎。家長倘若不能有足夠的自信心,也會導致孩子面對事物不能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要教孩子學會欣賞自己的長處,一個會欣賞別人的孩子,是自信的、快樂的,勇敢和開放的,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必需先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
好的東西需要吸收,不好的東西當然也就應該舍去。那么如何讓孩子知道哪些東西需要選擇吸收能?這就需要家長們告訴孩子,欣賞他人的才能、優點,可以為自己的發展確定方向,也可以給自己更多的動力前進;欣賞他人意味著找到了一個學習目標,而對于這個目標,我們只要看到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
相反,孩子如果不能欣賞他人,忽略優點的模仿與培養,就不能在通往健康成長成才路穩步前進。作為家長需要讓孩子清楚: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在某個領域中做一個完人,總會有一些人優秀于自己,但是,我們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同時,通過我們的努力也可以達到別人的優秀。當孩子認同優秀是學習和努力換來的,那么我們就要想法設法來提高自己,她的表現一定是欣賞別人,而不是嫉妒別人,生活是一面鏡子,我們喜歡別人,別人就喜歡我們,你欣賞別人,別人就會欣賞你,因此,要告訴我們的孩子,懂得互相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