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成功的案例中,主角總是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肯定與認同。他們在孤寂的環境中毅然堅信自己,最終能令人刮目相看。做家教亦然,有多少人能認為這里也能成為一職業,同樣的事情許多人在做,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怎么讓自己脫穎而出呢?有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給自己定位。
異樣自我定位會深深地影響到個人的視野與氣度,企業亦如此。我們要把自己的教學定位準確,精致、客制化、高質量的教學老師,并且能做到全人關懷,聽起來,范疇比較大,但我其實把主要的課程設定在高中和大學的層次。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有如下之感:要把某個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得精彩而完整,必須要深入了解前一階段的學習內容要點。不僅是大概的知道而已,還須提前了解下個階段學習的基礎,才好從較高的觀念予以指導,而不讓學生過度到下一個階段適應不良。
時至今日,教學改革仍然不斷,教材不停地換,體制也不斷升級。如果不清楚學上前一個階段學習的內容,根本無法設計適當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學眼光、格局不夠長遠,就會造成像現在很多學生,在轉換學習階段時的落差。雖讓這跟教材的原始設計有關,有些教材實際還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選好教材是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首先,要了解學生在現階段之前,曾經學過什么內容,有多深入。倘若要教好高中的教材,就必須清楚地了解學生們初中三年中的學習內容。特別是課程的布局、安排,知識架構等,要再進一步了解高層次的知識點。
目前,很多人從事家庭教育工作,不論是兼職還是全職。那么,要經營哪一塊市場呢?營銷是講究差異化與獨特性的,除了自我定位外,為自己的客戶群定位之外,我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呢?這需要深入思考。
社會財富的分配不是均勻的,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樹狀結構:有錢人越多,而在比例上教少;如再以教學老師的程度、能力與水平來細分(包括家教老師、補習老師等),是很難成比例來區分的。當我們決定朝哪個方向走時,首先要先適當評估,不要只是跟著群眾的腳步,成功應該屬于有遠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