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要是沒有欲望那該多好啊 |
[ 2013-4-1 6:03:00 | By: dgqjj ] |
很早就想寫這篇文章了,只是總是耽擱著。 暑假回家時,當火車到達了興寧站的時候,上來了一個穿著很寬敞的衣服,我沒多大去注意他。 過了一會兒,他來到了我的座位旁邊,問我有沒有人坐,我說沒有,他就坐下了。我還是沒去留意他。 我對面的一個大叔跟他聊了起來,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他是個和尚,我怎么沒注意到他是光頭的而且是穿著僧服的呢? 沖著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激情,心底盤算了幾個問題,準備開戰了。 記得上個學期末的時候,曾跟教《毛鄧三》的肖老師討論過關于“死亡”這個問題,我問肖老師:人死后會是怎么樣啊?會不會也過了一陣子或者是在某個年代有著一個人(在我們死了之后),那個人的思想是我們主宰的,也就是我的思想又在那一刻又重新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就是像現在一樣我主宰著自己一樣主宰著那個肉體? 肖老師說,其實也有些人專門在研究這個問題,人死了之后,會是怎么樣呢?如果重一個從比較現實來看,人死后確實什么都沒了。 那是不是說我們活著所做的一切,到頭來什么也沒了? 是的,如果從單方面來說,確實是這樣的,人哭哭啼啼的來到這個世界上,然后奮斗了一生,到了最后有點含笑而去,有的也哭著離去。留下的豐功偉績、留下的名譽、留下的財產也許只能給后代帶來精神上的支持,但對他本人卻是沒什么。但這畢竟是消極的人生觀,如果說人活著到頭來也是要死的,碌碌無為是肯定人生沒啥意義。但人畢竟是人,只有通過自己的奮斗、自己的付出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但我還是不理解人死后究竟會怎樣。 佛教一直弘揚普度眾生,皈依佛門,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在想是否能從和尚的身上尋找到答案。 于是跟法師(這是對和尚的尊稱)的對話開始了。 跟法師聊了一些比較尋常的問題之后,開始進入正題了。 法師,你說,人死后到底會怎樣?真的能投胎嗎? 這個問題在我們佛教來說,人死后確實是可以投胎的,在死之后的七七四十幾天之內,如果你生前沒有犯錯,沒有遇到野鬼的話,并且是一個善人的話,你是可以投胎的。 那是不是也會投到豬胎、狗胎的? 是的,在佛教來看,眾生平等,不過是禽獸也好、人也罷,都可以投胎成人,活著是最高境界:成佛。 那你希望你死后會是怎樣(我問題問得有點冒昧)? 對于我們僧人,肯定是向往著成佛了.... 那是不是有地獄啊?有沒有十八層地獄? 是的,有一個大的地獄,下面分了一百個小地獄。但沒有十八層地獄的。 .......... 那當時你為什么選擇出家?是因為走投無路(我有點后悔不應該用這個成語)? 哪里是走投無路!(他有點生氣),我是二十歲左右出的家的。 那當時你肯定是下著很大的決心才出家的。 是的。 我們人有很多欲望,我想你出家以后的前幾年應該是一直在客服這個欲望吧? 恩,差不多吧。我們只能通過不斷的學習經書來祛除自己的欲望。 那好,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現在在想什么? 我現在什么都沒想(他回答的很堅定,我不知道他是否說的是真的)。 真的? 是的,我們僧人在心底沒有什么欲望,只要一個信念,就是要把佛法傳給世人、普度眾生。 當時我真的很佩服!居然沒欲望?是人怎么會沒欲望?我自己的欲望為什么一大堆。 于是我就問他,那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么嗎? 不知道! 我在想我下來應該怎樣問你問題了。他笑了。 ...... 確實,在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的眼神是那樣的堅定,不像是在說謊的那種。而且他在交談中從沒問過我一句話,可見最起碼他心里是無所求的。 寫這篇文章,不是想說什么,只是總是覺得自己欲望太多了,如果欲望能夠少一點那該多好啊!在這個暑假的時候,我就跟同學說過,我下學期除了不定期去英語俱樂部之外,什么都放下,什么活動都不參加了,我要專心搞本專業。 可沒想到一開學不久,就跑去聽日語、上英語口語高級的課,一個星期就花了4個晚上在那里。固然,多聽一些課是好,但是自己卻沒精力去學習自己的本專業,想要在領域上出類拔萃怎么可能呢? 也許說自己的欲望太多只是個借口吧,最本質的應該是自己把握時間不得當,時間的利用率極低,這方面導致的吧!不過我還是認為,人如果少一點欲望,那該會多好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