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出于勤奮,勤奮的確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性格品質,或者說是一種習慣。而即使天生愚鈍,經過后天的勤奮訓練,也能達到或超越有天生資質的人。
大型相親節目《非誠勿擾》20110306里提到,好的鉆石的影響因素有四個方面:顏色、凈度、切工、大小,其中,切工是鉆石好壞的判斷因素之一,受到業內人士的重視。每個人的天資有限,但經過后天豐富的閱歷,就能展現他的最大光芒,每個人經過努力以后都可能成為那顆最閃亮的鉆石。學習上勤奮,能讓人接觸到更多的知識,不同方面的知識點,知識量達到一定的度就可以超越別人。然而,學習也是講究效率的過程,只會勤奮而不會通過各種技巧來調整,把學習效率提高,對知識吸收得就比較少,甚至不能學有所獲。
學校里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平時很勤奮,上課認真聽見,也愛做筆記,課后也能獨立思考寫作業,溫習功課,對學習抱著絕對認真的態度,但學習成績可能還是不太理想,處于中下游徘徊。相反,可能有同樣的學生,好像每天都在玩,沒有放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學習上,但成績卻依然保持良好以上,讓人震驚。其實,這就是學習效率的問題了。并不是“玩”就是不愛學習,有時候“玩”也對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關鍵是有沒有把握好這個度。
經過一段緊張的學習,大腦可能繃緊了,記憶能力會下降,理解能力也不能像之前那樣好,直接導致學習效率降低。此時,倘若還是一味埋頭認真看書學習,自己就感到很不舒服,在痛苦中堅持學習,是相當于做無用功,這就應該好好想想如何面對了。那么,為何不適當玩一下呢?通過各種興趣愛好的活動來放松一下,讓心情愉悅起來,在保持良好的狀態下學習,更高效率地學習,這是一種明智的做法。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埋頭苦干的少,也培養了興趣愛好活動的能力,自己也能享受快樂學習的過程,何樂而不為呢?
是啊,學習離不開勤奮,但是又不能過度忘我地勤奮,勤奮是要理智施行的。凡事要把握好度,就可以讓自己以最佳的狀態在學習過程中快樂學習,一段時間以后,學習成績就可以有所提高了。
(東莞家教網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