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室起火了
現(xiàn)代文化是一場災難。您想在這樣只重視高薪運動員和流行明星的世界中,培養(yǎng)仁慈、杰出的科學家和消防人員,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盡管如此,我們仍在第56號教室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
感想:關鍵詞“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反問自己,你能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嗎?現(xiàn)代的網絡和媒體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各種價值觀百家紛呈,究竟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首先我們自己要清楚,然后才談得上培養(yǎng)學生。——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雷夫的內心究竟認為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又是如何影響他的學生的?
“創(chuàng)造”其實就是深刻的影響,當一個教師的魅力強大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教室。
我很幸運,某個滑稽的意外“點燃”了我的教育方向。于是,我決心今天要讓她走出悲傷,讓她回家時臉上可以掛著微笑。我當時堅決專注的程度,就好像運動員們常說他們“進入忘我境界時,群眾和壓力都化成一片空白,眼中只看見球”。
我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可以無視于第一線教育工作者面對的那些狗屁倒灶事,只要盡一切的努力幫助他人。我告訴自己,如果我這么在乎教學,在乎到連自己的頭發(fā)著火都沒發(fā)現(xiàn)的話,那我就走對方向了。從那以后,我決心要用“像頭發(fā)著了火似的”態(tài)度來教學。
感想:我對于雷夫所懂得的道理的理解:1、此生專注于教學,專注,將自己全部的智力和熱情投入進去,不作他想。2、盡可能地幫助他人,幫助學生,不問為什么。
當一個人真正領悟到某些東西時,他的內心就會發(fā)生巨大的改變。
反觀自己,想法還是很多,自己半輩子總是在拼命的掘井,卻掘不深。教育教學這一口井,可以把它當作一個項目來做,一個很有趣的項目。一個值得嘗試的做法,將三明治法則運用到教育教學這個項目上。
第一部分 家最溫暖
第一章 給我一些真相
艾力克斯的老師原可以利用他的書包進行機會教育,但他卻對著艾力克斯大吼大叫,還把書包里的東西全都倒在桌上給同學看。接著,他叫學生去他車上拿照相機,把桌上的一片狼藉拍下來,還對艾力克斯說,他會在家長返校夜向所有來賓展示這張照片,讓大家知道他有多邋遢。最后,這位老師還做了一件事情;他對全班同學說,大家如果有垃圾要丟,不要丟到垃圾桶,直接丟到艾力克斯桌上就好了。
感想:碰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也許教師的確應該利用書包進行教育,并堅持原則,讓這個小調皮蛋直到收拾干凈為止。
艾力克斯老師的很多行為慘雜了太多攻擊性的情緒行為,屬于完全地否定學生,已經失去自控了。按我目前的理解,對于學生好的行為,應該當眾表揚,對于學生不好的行為,還是私下交流比較好。
這件事最大的災難,是老師錯失了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他原本可以協(xié)助艾力克斯學習整齊的價值。
感想:讓人耳目一新的話。我的理解:一個不好的行為背后往往存在認知的盲區(qū)或誤區(qū),教師更應該理性科學,從“個人成長”的角度引導學生成長,而不是進行道德評判、指責甚至人格侮辱。
當然,我也覺得碰到這樣的教育教學現(xiàn)象,教師應該先充分描述出自己憤怒的感受,既可以讓當事學生知道這種行為給別人造成的影響,也可以緩解教師的內心壓力(前提是不進行道德評判,只是進行感受和現(xiàn)象的描述),例子:
(1)你真不負責任,總是把水龍頭打開,又忘記關。你想發(fā)大水啊?
——換種說法:約翰,浴缸里的誰快溢出來了。
(2)你整天都不去遛狗,你就不應該養(yǎng)寵物。
——換種說法:我看見小狗在撓門呢。
(3)告訴你多少遍了,上完廁所要關燈。
——換種說法:廁所的燈還開著呢。
這個原因就是我們的「班風」。我們班孩子很沉靜,而且文明﹑有禮到一個難以置信的程度。這里就像是塊綠洲,但它少了某個東西。諷刺的是,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
感想:讓孩子從青春期的混亂進入成人的沉靜,意味著讓孩子的心理上成熟起來,首先是讓孩子像人一樣立起來,像人一樣受到尊重、認同,懂得生而為人的價值。
早年的時候,我也曾計劃在開學第一天給孩子來點下馬威,讓他們清楚我才是老大。有些同事也采取相同的做法,我們曾共享使孩子們守規(guī)矩的“成功”果實。看到其他班級吵鬧失控,我們愚蠢地恭賀彼此的教室有多安靜﹑孩子們多守秩序﹑每日課程的進行多么順利。
感想:讓我想起女王的教室。嗯,將《女王的教室》看一遍!
老爸氣得想痛扁兒子。但他心念一轉,便明白兒子根本沒做錯事。自那天起,他無論去什么地方都帶著那顆空白的簽名球。這顆球提醒他,無論是教導學生或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觀點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快捷方式。
感想:我的理解:要堅信一點,對于真善美的東西,孩子是能夠接受的,我們能接受的東西,孩子也能接受,之所以出現(xiàn)矛盾和沖突,是因為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這就需要“澄清”!
這么多年來,我發(fā)現(xiàn)只要改善班風,各種尋常的挑戰(zhàn)就能迎刃而解。打造無恐懼教室并非易事,可能得花上幾好年的時間,但這么做是值得的。為了在不訴諸恐懼手段的前提下讓孩子們循規(guī)蹈矩,并使全班維持優(yōu)異的學術表現(xiàn),我做了下列四件事。
用信任取代恐懼(培養(yǎng)彼此相互信任的關系,做孩子的知心人)
我們是孩童的依靠,請給他們可靠的肩膀(無條件的愛!)
紀律必須合乎邏輯(合乎邏輯的懲罰)
你就是榜樣(和學生一起學習和生活,示范和指導)
◆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沒寫回家作業(yè)嗎?只要告訴我,我會接受你搞砸的事實。你打破東西了?這種事是難免的,我們可以好好處理。然而,要是你破壞了我對你的信任,規(guī)則也將隨之改變。我們之間大致上會維持一定的關系,但這個關系絕對不會和從前一樣。當然,孩子們會不小心破壞信任,也應該有贏回信任的機會,但這要花很長的時間。
我有問必答。你提出的問題以前有沒有人問過不重要,我是否覺得疲累也不重要。我必須讓孩子們看見我熱切希他們理解,就算他們聽不懂,我也不以為意。在一次訪問中,一位學生艾倫告訴記者:“我去年問老師一個問題,結果她火冒三丈地對我說:‘我不是已經講過了?你根本沒在聽!’可是我有聽呀!就是聽不懂嘛!雷夫老師會講解五百遍,一直到我聽懂為止。”
感想:我有這樣的耐心,卻并沒有這樣的信任。信任來源于對人際關系的安全感的認同,據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源于童年經歷。忘了幾歲至幾歲了。
◆老師必須維持教室里的秩序,但千萬別忘記紀律的基本真理:老師可以嚴格,但不公平的老師會被學生看不起。懲罰必須和罪行相稱,然而現(xiàn)實往往并非如此。只要孩子們看見你賞罰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
感想:賞罰要公平,這對于學生來說,的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對于教師來說,卻很難操作。雷夫是如何做到公平的?還是說,雷夫的公平只是一種符合邏輯的做法?
◆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一定會識破的。
感想:的確是這個道理。要求學生做到的,如果自己不去做,的確很難體會到一些細微的東西。
某日,我在教室里收取學生的回家作業(yè),作業(yè)的內容是以印地安瘋馬酋長為題的簡單填字游戲。當天是交作業(yè)的截止日期,但莉薩找不到她的作業(yè)。當時才剛開學,莉薩迫切想有好表現(xiàn)。她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地翻著書桌里的幾個文件夾。她知道我就站在她身后,所以拼命在找不見的那一份作業(yè)。
雷夫︰莉薩?
莉薩︰雷夫,等我一下下就好。我有帶。我有做功課。拜托啦﹗
雷夫︰(輕聲地)莉薩?
莉薩︰拜托,雷夫。我真的有做(還在拼命找)。
雷夫︰(已經在哼唱了)麗──莎?
莉薩︰(從徒勞無功的翻找中停了下來,抬頭往上看)什么事?
雷夫︰我相信你。
莉薩︰(不發(fā)一語──眼神中帶著疑惑)
雷夫︰我相信你呀﹗
莉薩︰真的?
雷夫︰(輕聲地,帶著微笑)當然啰,莉薩。我相信你已經把功課做好了。可是妳知道嗎?
莉薩︰什么?
雷夫︰眼前有個大問題哦﹏
莉薩︰(怯生生地,在停頓許久之后)我東西亂放。
雷夫︰沒錯,妳得更有條理一點。現(xiàn)在,何不挑兩個妳信得過的好朋友?
莉薩︰露西和喬依絲?
雷夫︰很好。今天吃過午餐以后,請她們幫妳整理文件夾好嗎?
莉薩︰(松了一口氣)好……
感想:雷夫和莉薩的對話,很好地詮釋了雷夫是如何幫助莉薩成長的道理。讓我想起非暴力溝通的一些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