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冊時間:2012/4/8
最后登錄:2022/2/11
老油條
發貼數:2432
積分:7404
更新:2014/11/26
|
1 #
關于漢字的笑話
/>
小編最近對漢字產生了迷戀之情,整理了各種關于漢字的資料,包括漢字的歷史、演變和起源等,下面又整理了關于漢字的笑話,希望同學們在捧腹大笑的過程中,可以豐富知識,成為一個有笑料的人才哦。
【請問一下】
一個土音很重東莞佬去杭州西湖旅行,路上走累了想找家店吃點東西,恰好旁邊美女路過,便招手問:“小姐,親吻一下……”美女的的臉蛋刷地通紅了。
【北京人真笨】
東莞佬開廠賺了錢,去北京游玩,進入一家特色小吃店坐下,女服務員來到身旁,東莞佬用不標準的普通話笑嘻嘻地問:"睡覺一晚(水餃一碗)多少錢?"服務員一聽,低聲細語:“你是東莞的嗎,怎么知道我們的特色服務呢!”東莞佬心想:“北京妞真笨啊,大招牌都寫了,還問!”
【喝和歇】
我班上有個同學總把喝和歇字搞混,有一次勞動課后,老師要求把勞動內容寫成周記,同學寫:“班長指揮同學們到植物園抬大糞施肥,大家爭先恐后干活,誰都不敢喝一喝。后來我們實在有些累,就背著班長偷偷喝了喝。”后來老師還在課堂上讀了他的周記!
【會字新解】
兒子:“爸爸,簡化字的‘會’字怎么寫?”父親:“人字下面一個云字。”兒子:“為什么?”父親:“開會的時候,別人怎么說你就怎么說,這叫‘人云亦云’。”
【只吃一噸】
男青年決定到農村老家舉行婚禮。男方的父親給市里的親家來電報問:“能來多少人?好作準備。”親家回電說:“去不了多少人,只準備一噸飯就行了。”他把“頓”寫成“噸”。很快又接到農村的電報:“婚期推遲一月,因一噸飯的米一時難以湊齊。”
【阿皮蛋正傳】
賈主任興沖沖地說:“今天工會發票看電影《阿皮蛋正傳》。”一個青年笑了:“賈主任,你讀錯了,那是《阿Q正傳》。”“啥?我讀錯了!?老子打牌打了幾十年,難道還不認識皮蛋,走開?”——關于漢字的笑話
【老人掉齒】
兄弟倆帶著爺爺去醫院看病。哥哥看到掛號單上年齡的“齡”錯印成“令”了,就對大夫說:“這個‘令’字漏掉一個‘齒’字。”“是掉個‘齒’字,大夫說,因為我們這是老年人門診嘛!”
【用其中造句】
四年級學生:我的其中一只左腳受傷了。漢語老師批語:你是蜈蚣嗎?
【屈原醫生】
在歷史課堂上,老師同一個學生:“屈原是什么人?”“是醫生。”學生回答。“胡說!”“怎么胡說呢,書上說他是大夫嘛!”
【書法藝術】
打扮時髦的一對男女青年手挽手,走進一家報刊門市部。 男青年指著一本《大眾花卉》對營業員說:“買一本《大眾花開》。”營業員沖他一笑,遞給了他。身旁的女青年摘下蛤蟆鏡,拿過來一看刊名便 問;“這個開字怎么上面多了豎?” 男青年答:“這是書法藝術?” “哦。”女青年點點頭。
【錯別字】
一家商店的售貨員在黑板上寫了“現在另售”四個字。旁邊一顧客說:“同志,零售的‘零’,你寫的是別字。”售貨員瞪了顧客一眼說:“得了吧,‘別’字還有個立刀旁兒呢!”——關于漢字的笑話
【用難過造句】
二年級學生:我家門前有條水溝很難過。批改老師答復:老師更難過。
【何必在乎】
胡主任總是寫錯字,念錯音,笑話百出,卻從不虛心學習。一次,單位開表彰大會,他把馮建國讀成馬建國,引起哄堂大笑,他估計又是念錯了什么。秘書提醒道:“還有兩點呢!”胡主任想糾正一下,又怕失面手,便板起面孔說:“大家不要笑了,少兩點也沒什么關系嘛!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在乎這一點兩點的?”
【彼此】
周先生接過陳先生遞過來的名片,看了一下說:“東先生,久仰,久仰。” 陳先生接過周先生的名片說:“你是吉先生?” 周先生聽了不高興:“我姓周,怎么扒了我的皮,我哪里得罪你了。” 陳先生說:“我姓陳,興你割我耳朵,就不興我扒你的皮?”
【打賭】
看臺上,兩個素不相識的球迷爭了起來。 “甲隊準贏。說錯了,就我姓倒寫! “甲隊準輸。否則,把我的姓橫寫!” “你貴姓?” “姓田,你呢?” “姓王”——關于漢字的笑話
【唇槍舌劍】
姚某與李某在茶亭相遇,交談頗融洽。李問姚曰:“請教貴姓?”姚曰:“姓姚。”李曰:“可是不祥之兆字,旁邊是一男盜女猖的女字?”姚聽其語,亦轉問之,答以姓李。姚應聲曰:“可是棺木之木字頭,下頭絕子絕孫之子字耶?”
【用一邊一邊造句】
六年級同學: 他一邊脫衣服,一邊穿褲子;語文老師:他到底是要脫啊?還是要穿啊?
【先生】
甲:你可知道,人類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乙:先有男人唄。甲:根據什么?乙:這都不知道,我們的男人稱先生,不就是一個鐵證嗎?
【亡羊補牢】
某師解書,頗有新見。一日講“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二句曰:“亡,死也,羊,畜名,補,供也,牢,太牢也,合起來說,就是羊死了,再去 供太牢,也不算遲。意即世人不必將活羊宰了去供祭祀。”——關于漢字的笑話
【眾寡懸殊】
有個人,不學無術,可總愛在孩子們面前逞能。一天,他兒子放學回來在家做語文作業,當寫到“眾寡懸殊”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問爸爸。 他爸爸一看,以教訓的口吻訓斥道:“怎么搞的,都上中學了,這個 詞還不懂?那是形容舊社會窮人苦,許多寡婦活不下去了,只好懸梁自盡, 這就叫‘眾寡懸殊’,以后呀,學習要多動腦筋。”
【作文用老秤】
語文老師:“哪有‘半斤五兩’這句成語?”學生:“考數學時,我答半斤等于八兩得了零分。”語文老師:“記住,作文時不能用老秤。”
【陸陸續續造句】——關于漢字的笑話
三年級學生:下班了,爸爸陸陸續續的回家了。語文老師批語:你到底有幾個爸爸呀?
推薦閱讀:漢字的歷史、漢字的起源、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來歷,作為中國人不懂漢字的歷史發展,真丟人哦!dgqjj 編輯于 14/11/26 10: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