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家教網 在我的再三呵斥下,兒子終于停止收看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說句老實話,去年暑假兒子才接觸《快樂大本營》,結果一發不可收,看得津津有味,看得樂不可支。我也曾陪兒子看過幾集,也跟著哈哈直笑。可笑過之后呢?有多少回味?兒子反駁,為什么有意義,開心就可以。是啊,在忙碌的學習之余,看看是能放松身心,可是在放松的同時,你還收獲了什么?是對影視明星的更多私密了解?是學會無聊的調侃?是學會了惡意損人?還是學習節目中的個別主持人,他的任務就是甘愿充當傻帽,被別人開涮,捉弄?
電視節目的類型有很多類,它迎合各種觀眾的興趣愛好。但作為主要是面向青少年的《快樂大本營》,我覺得它的文化定位還欠缺,對于忙里偷閑看電視的學生,它起到的作用在放松的同時,其實還有些誤入歧途,浪費了學生大好的學習時光。
記得很久以前就看到一則報道,湖南某學校禁止學生收看《快樂大本營》,當時我還覺得學校未免太小題大作,但現在從兒子身上,我發現確實需要引導。因為作為中學生看電視的時間是必須有所控制的,看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湖南臺作為收視率極高的電視臺,它在暑期檔播放《新還珠格格》,它定位的收視主群體就是學生,可它偏偏把時間安排在晚上十點,兩集聯播正好到半夜。所以很多學生造成早晨昏天黑地睡懶覺的惡習。前幾天在同事孩子的謝師宴上,我們幾個有小孩的同事無不憂慮的慨嘆,如今的電腦、電視害死學生。特別是網絡,連主流網站都有太多少兒不宜。
我們做老師的還好,有更多的時間在家監督孩子。如今,因為查處家教,很多補習班都停止,學生更多在家里,家長普遍反映看電視、睡懶覺的居多。有的家長故意設密碼、拔電視線,可結果只能促使母子父子關系惡劣。
如何凈化文明環境,真的是太重要了。孩子的自控能力本身就差,輿論的導向、引領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兩手都要硬,如何落實于行動?道德下滑的根源在哪里?光學校教育就行嗎?社會教育、網絡、媒體的傳播有時洽洽起到的是反作用。
作為一位教育者,一位母親,我是不是有點過于杞人憂天了?耳邊沒有了那哈哈哈的傻笑,快速地敲擊出以上文字,真的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