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給寶寶讀書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寶寶今年已經2歲了,因為我是一個上班族媽媽,每天早出晚歸,有時還要加班,所以陪孩子的時間只剩下可憐的晚上兩三個小時了。經常這兩三個小時我就用來陪她一起玩,給她講故事。怎么說呢,我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
其實在寶寶還在肚子里的時候就經常讀書給她聽,不能說是胎教吧,因為我覺得胎教是可以做,但是似乎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奇,而且有些胎教書中的方法也不一定適用所有的家長,有的操作性也不強,所以我選擇的是自己的方法,那就是讀書給她聽。
因為寶寶的出現,又找到了看書的趕腳。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嗎,我覺得有這個可能,當我看了<蘇菲的世界>之后,覺的自己突然豁然開朗,雖然講的都是哲學知識,但是給人的啟發是深遠的。寶寶出生之后,我又買了本網上很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其實我對很多網絡暢銷書和一些育兒類的書籍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因為現在的營銷方式的確浮夸大于真材實料。但是自己在這個方面又沒有什么經驗,從別人那里得來的經驗又無章可循,所以還是買一本來看看,總有值得參考的部分。接下來說說我看的這本好媽媽。
先說作者和她的閨女吧,其實這個網上都能查到。該書的作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從師范專業畢業的我,也一直有這樣的一個夢想,但是現在陰差陽錯的在一家IT企業上班,作者對教育的熱愛與鉆研還是很讓我佩服的。作者的名字叫尹建莉,教育學碩士,有很豐富的教育經驗,作者將自己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所施行的教育方法,分篇章的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對于一些沒有經驗,無從下手的媽媽來說,還是一本不錯的作業指導書。
比如說看醫生這件事,小孩一般都很害怕打針,但是她女兒確表現的很勇敢,而且還很成熟,哭著打針疼,不哭也疼,還不如不哭的,這么小的孩子能說出如此的話來,這跟家長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打針疼,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連大人都很害怕,但是大家可能也知道小孩的忍耐力也是驚人的,絲毫不輸大人,但是小孩缺乏的應該是一種對未知事物的安全感,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小朋友需要的是告知與適應,也就是說,首先家長需要直面孩子,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而不是說寶貝打針真的一點也不疼的。不帶這么騙人的,好嗎,自己又不是沒打過。告知之后,還會有孩子會強烈拒絕。
比如說我家的這個,可能在她幾個月大的時候吊水給留的印象太深了,所以至今還是很害怕,當然不是說這個方法不管用,而是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爸爸媽媽們還是需要履行告知義務的,如果還是不管用的話,還可以采用精神轉移大法。我家的這個就是在打針的時候,給她看巧虎,因為她比較好這口,這樣也能減輕她的痛苦感和恐懼。當然后續的教育也是需要加強的,我們就經常會講一些關于醫生的故事給她聽,比如說巧虎的故事里有一個故事就是,<河馬醫生>,講的就是河馬醫生給小動物們看病的故事,雖然說寶寶現在提起河馬醫生的時候還有點聳,但是,現在生病吃藥對她來說,已經不是難事了。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