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抽得比較少,就比較不會傷害身體嗎?大錯特錯!根據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顯示,即使只是偶爾抽煙,動脈反應也會跟著慢半拍。喬治亞大學研究人員以超音波測量年輕人在抽煙過后的動脈反應,研究人員發現,抽煙后,動脈彈性會變得較差,無法適時反應血流變化,而動脈反應變差正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在抽煙之后兩天,這種影響還是持續存在。
喬治亞大學教育學院人體運動學教授凱文‧麥可庫力(KevinMcCully)有參與這項研究,他指出,過去研究顯示,定期抽煙者的動脈功能較差,但這項研究證實,就算只是偶爾抽煙,也會傷害身體機能。這次研究目標為偶爾抽煙者,研究對象一星期抽煙量少于一包煙,研究人員以超音波觀察抽煙者在抽煙后兩天的動脈狀況。研究人員發現,當血流量改變時,偶爾抽煙者的動脈反應較為遲緩,偶爾抽煙者的動脈反應比沒有抽煙的人慢上36%。
研究人員解釋,健康的動脈對血流變化反應較快,血管反應率降低,彷如血管擴張功能受損般為動脈疾病的先兆。研究人員招募十八位大學生參與研究,一半的人不抽煙,另一半的人一星期抽煙量少于一包。研究人員先將測量血壓用的充氣帶環繞在研究對象的手臂上,然后快速充氣,大約等待十分鐘,再將充氣帶洩氣,此時上臂的血流量會突然增加,研究人員再以超音波觀察動脈反應。研究主持人李‧史都納(LeeStoner)表示,對年輕人來說,就算偶爾抽煙,也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過,研究人員承認,這次研究樣樣本數量很少,所以未來需更深入研究,才能理清這是暫時現象還是長期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