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家教網 由于下雨,今天學校的操場不能上間操,我決定利用間操的時間將早自習布置的習題講評一下。同學們思想非常集中,思維活躍,效果很好。
緊接著開始的第三節課,我安排學新課,大約十幾分鐘后,有個別學生開始不注意聽講了,我提醒了幾次,可是一會兒又開始犯毛病,我發脾氣了,重點訓了四個學生,影響了整個教學效果。
回到辦公室,我靜下心來認真對今天的課進行了反思。我覺得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我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特征,他們畢竟也是兒童,時間長了,思想怎么會一直集中呢?課堂教學效果差,我覺得是我安排上有失誤。
下午我來到教室,我對學生說:“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上完課都要進行反思,想一想效果好,好在哪里?效果差,差在何處?原因是什么?”我把我今天的反思結果說給了孩子們聽,又說了以后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要進行合理安排。我真誠地向全班學生道歉,又向那四位同學特別道歉:“今天是老師太過火了,自己安排上有失誤,卻責怪你們,太不應該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話音剛落,孩子們就報以熱烈的掌聲。下課鈴響了,有兩個平時很調皮的男生悄悄地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道:“郭老師,您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我們道歉,我對您的精神感到崇敬。”我太激動了,我深深的被孩子們的真情流露所打動。
原來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并不難,關鍵是自己能否敞開自己的心靈,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孩子們進行平等的對話,尊重孩子們的感受,用心靈去引領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