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即將進入學習的孩子來說,家教理論知識一直是我不斷學習探討的主題,經同事強烈推薦的作家尹建莉著作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讀后感同深受,原來教育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很想向她學習,卻發現在實際生活教育中,往往又成了隨波逐流中的那波。
在孩子15個月時候,我買了很多幼兒故事書,每天抽半小時的時間出來給孩子讀,用尹建莉的話說,只要家長認識字就可以讀,不需要添加任何夸張的詞匯,或者怕孩子聽不懂而隨意改變詞匯,這會使孩子產生錯讀感。在起初的2個月里,每當我讀書時,孩子在一邊玩得正起勁,爬上爬下,開燈關燈,好象我的讀書和她們沒有任何關系,偶爾會回頭看看我,然后繼續玩她們的,這已經算是一種恩賜了,呵呵。
隨著時間的推移,讀書已不再是我個人的事了,她們會跑過來把我手中的書搶過去,然后隨便亂撕,當然,一頓訓斥是逃不掉的。現在的我們也許幾年都不會有什么變化,但對于幼兒來說,每天每個月都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你意想不到的變化,漸漸地,他們不再撕書了,學著我的樣子,倒拿著一本書,一頁一頁地翻著,象個老學者似的念道:“媽媽念,媽媽念”。我內心為之一動,原來孩子一直是有心的,有心地關注著媽媽的一切,有心地聽著媽媽每天自言自語地讀書。
現在20個月的孩子,每當我下班進門的第一句就是:“媽媽念,媽媽念”,不時地指著我放書的架子,一旦我過去拿書了,那股激動勁,就象你中了大獎一樣,難以形容。一個坐我身上,一個坐我旁邊,看著我一頁一頁地翻,一頁一頁地讀,很入神,還會不時地指著書本告訴我:“媽媽,這是……”。當然,這讀書的過程僅限于大約半小時,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每次讀書,不看時間,一直讀到她們不想聽為止,不想聽了,就不要再強迫她們聽,我只想培養她們對讀書的興趣,而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有了興趣,讀書自然不再是種負擔。
最近,我每天讀完書以后,把一堆書攤在地上,全部打亂,讓孩子給我找出我想要的書,準確率80%。我內心真的很興奮,我這幾個月的努力和堅持沒有白廢,雖然不知道她們是因為封面上的圖案原因,還是封面上的書名是每天所見所聞的原因,總之,她們進步了。從不理會,到把書當玩具,到坐下來學媽媽的樣,到現在坐我旁邊邊看邊讀,這是我從孩子身上見證了讀書的蛻變過程。在這整個過程中,我深刻的認識到,要孩子好好學習,首先我自己要更懂得學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