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SWOT理論:Strength:找出學習上的優勢--維持優勢。
Weakness:找出學習上的弱勢--調整弱勢。
Opportunity:找出可以掌握的機會--掌握機會。
Treat:找出會威脅自己的因素--消除威脅。
1、考試前二周準備法:事先計劃,好好執行。
1.依照自己各科強弱,去分配各科的讀書時間。
2.確定考試前的讀書順序:熟讀課本重點、精讀習作題目、講義、筆記、考卷、考古題。
3.充分理解課本中的知識與學習概念并試舉例或印證,每次以一課或一單元為基本單位。
2、考試前一周準備法:重心放在自我考試、測驗與復習。將不精熟的題目與內容一再反覆練習。
1.如果已經讀完課本、習作、講義、筆記與考古題,就可以開始測試自己的復習結果。
2.如果測驗結果成績未達80分,就要再反覆閱讀筆記,并將考古題做錯的部份記下來。
3、考試前三天準備法:每件事情都前三天完成,你就不必追著時間著跑。
考試前三天應該是已經準備好考試的時候,開始自我模擬練習考試。
1.保持學習的新鮮度。
2.加強不熟悉的部份。
3.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考題隨時反覆練習。
4.對不會做的題目一定要想辦法解出來或問出來。
5.考前復習的重點要放在解題上。
4、考試前一天準備法:把過去三天做錯的題目再復習一遍,重點放在已熟悉卻不精熟的內容。
1.先讀可以拿80分的科目,再讀可以拿60分的科目。
2.先讀自己不太強的科目,再讀自己弱勢的科目。
3.先讀可以及格的科目,再讀可能不及格的科目。
4.最強的科目留在最后讀。
5.留給自己喘息跟休息的時間,喝杯熱茶,再繼續讀。
5、猜題的方法:整理三份同樣進度的考古題,大約可以猜出下一次考試的題目,
在掌握老師的命題方向前,先掌握學科的學習內容。
教師的命題心理:
1.考試只是想了解學生上課的情形。
2.太容易與太難的題目不會考,因為都會讓老師感到沒面子。
3.老師一定知道重點在哪兒,上課常提醒學生的重點就是考試會出的內容。
4.老師也不希望考倒學生,打擊學生的信心,老師都希望學生都能拿到理想的分數。
5.班上考試成績太差,老師會感到沒面子。
6.考卷上如果出現上課沒教的題目或內容,老師自己也會感到緊張。
7.容易弄錯的概念或容易混淆的內容會考,可以讓老師知道學生上課是否認真聽講。
8.越需理解的題目,越是考試重點。
9.每位老師都有建立題庫的習慣,因此考古題就是所有教師一致公認的重點。
10.考前的復習課要認真聽講,因為老師在課堂上的考前大猜題,經常就是考題。
6、猜答的方法:刪去法、平衡法、答案數量計算法、推敲法,好好運用,可以增加考試的得分。
考試時應先把會寫的題目寫完,再寫不會的題目。
7、又后悔了!:1.如果你是真心后悔,想改變自己的分數,那就努力找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努力執行,應該很快就會進步。
2.跟前一次考試成績相比,如果有進步,就表示學習方法是正確的。
3.反省自己在“預期成績”與“實際結果”的差別,找出改善方法。
8、考試一定要拿高分:勤作筆記、上課專心聽講、充分利用時間、充分準備、有系統的讀書、
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情與作息、維持良好的讀書習慣。
9、你的問題在哪里?:找出問題,解決。
雨木木快速樹相學習法七大技巧:
1.學習地圖:將自己學習的概念,轉化為記憶地圖。
2.閱讀技巧:運用正確的閱讀技巧,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
3.高效聽講:有效率的聽講,將所聽到的轉化成自己的記憶。
4.信息處理:信息透過處理,成為自己的長期記憶。
5.復習回憶:在閱讀后,適當地復習以加深記憶。
6.考試策略:考試需要方法與適當的策略。
7.時間管理:提高運用時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