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都說《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很好。學校推薦并贈送了這本書讓我們讀。不曾細讀,但看到以下就覺這本書確實好,尤其對我,一點不假。
先截取對自己影響很大或者說深受沖擊的片段,以作品味反思之用。
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做教育的捷徑。
1、以信任取代恐懼。信任做基礎。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要是你破壞了我對你的信任,規則也將隨之改變。擁有老師信任讓孩子們感到自豪,他們不想失去這份信任。
有問必答。我必須讓孩子們看見我熱切希望他們理解,就算聽不懂,我也不以為意。
總是對孩子發火,往往也氣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動沮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于恐懼之上的信任。
2、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
表現好的話,有賞。然而卻以取消獎賞資格的方式來威脅學生。大人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孩子們對他的信任破滅。
要勇于負責。告訴學生的就該說到做到。隨時為孩子們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身教確實勝于言教。
3、 紀律必須合乎邏輯。
老師可以嚴格,但不公平的老師會被學生看不起。因為某個學生搗蛋,全班就不準打球。沒寫數學作業,下午不準上美術課,或是下課時間不準離開教室。對不當行為最嚴厲的懲罰,就是不準參加發生不當行為時所進行的活動。
4、你就是榜樣。
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一定會識破的。
如果你要孩子們信任你,就必須持續努力,付出關懷。
一天下來,老師有數千個可以樹立榜樣的機會。
不過,這份工作的可貴之處,也就在此:你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可以有所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大好機緣,讓你引領學生展翅翱翔。達成的成就甚至超乎我們的想象。麗莎的作業——我相信你,但你有個問題,可以找好朋友幫助你嗎?
5、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就等于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成為充滿自信又快樂的人。如果我們要求孩子有好的表現,就必須用行動讓他們知道我們相信優異表現的可能。請盡力掃除教室里的恐懼,做個公平的人,做個講理的人。 身為教師的你,將有所成長。而在你所打造的環境里,孩子們也將茁壯成長,展現出讓你和他們自己都驚奇的好表現。
讀到這些,已經不想再多讀,不能再多讀,因為這些已句句擲地有聲,字字刺痛固我。都說讀書有好處,我看最大的好處,不是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有多少思想被自己接受,讓自己產生了多少共鳴和認同。而這本書,恰恰從開始就讓我產生痛的感覺,不是悲傷,而是受到刺激,感到自己原來做的多么得不好,感到人家說的是多么得好!
真是說的太好了!老師,為什么是讓學生害怕的字眼?多少家長也這樣用老師的名頭來嚇唬孩子:就讓你老師管你!再不聽話,就告訴你老師! 老師,成了嚇人的工具啦!而我,恰恰又是這嚇人工具的有力使用者!
常常,讓學生感到害怕,才聽從自己的管教。不害怕的,就一定想法子讓他們害怕,終于在威懾下,在重罰中,他們守規矩了,他們改進了,他們成了我的戰利品,所以,很高興很享用自己的成果——嚴也是愛的表現,我的特色就是嚴!家長歡迎,學校也比較認同,自己更是得意,而,孩子們遭罪了!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為什么能夠成為奇跡,絕不是讓孩子們害怕才產生的。 但也絕不是沒有嚴格,沒有懲罰,絕不是我們認為的西方的人文和自由使然,絕不是我們東方我們中國特色不能做到,那是什么?我只初讀片言,就感覺到,那就是愛,就是技巧,沒有他法。
多么簡單的方法,多么好懂的道理!
可是我為什么沒做到?我想,學的太少,想的太窄,堅持的頑固太多,沒有別由。
比如愛,不用多么深,說話換個角度,換個方式,就可以。做事,身先示范,再找出同伴中的榜樣,多種方式可用。培養自信,可以從優點開始,也可以從錯誤開始,讓他們自己找到改錯的方式。懲罰,不是用他人和別事進行,而是依規則而論,就事論事,就錯罰錯。所以,愛,不是不可以嚴,而是嚴要適當。
如此想來,有什么不可轉變的?多學習,多思考,多做,完全可以!
奇跡,從56號教室發生,也可以在我的班級再現!激情膨脹到,要完全改變自我,重新做人!
不過,痛過之后,反思過后,又靜了下來。所有方法,無所謂最好,無所謂完全拿來。因為世界觀和認識觀的不同,我們的做法,可能有悖,但未必我們的做法完全錯誤,該繼承的,不要扔掉;該改進的,要多參考。揚自己之長,避自己之短,也未必是一種偏頗。
當你看到你用學到的東西,反而不適合本班級學生實際的時候,不適應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一些觀念的時候,你就一定找適合實際的方法,盡管它有偏頗。
所以,能在56號教室奇跡的基礎上,再做出適合自己的成績,就是學到了精華,就是學以致用的最理想境界。期待57號教室的奇跡,能在這里出現!